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,這動人圖景如何繪就?在參加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的江蘇省人大代表中,有不少就來自於農村基層。25日是代表報到的日子,省人大代表,揚州畢善龜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、寶應縣子嬰河特種水產研究所所長夏晴在來寧的路上寫下她的“上會日記”。
25日是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報到的日子,此時此刻,我的心情再次澎湃起伏。作為一名從農村來的代表,能夠和眾多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一起探討江蘇未來的發展,我深感榮耀,也倍加珍惜。
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有50年黨齡、退休18年仍然在農村社區無私奉獻的父親時,他的眼裏滿是欣慰和驕傲。他的心裏一直認為,我這個農村姑娘能夠作為省人大代表,與各界精英直接面對面,探討江蘇的發展,真的不可思議。還記得2013年1月,第一次參加省人大會議前,父親跟我説,孩子,你要珍惜這一莫大的榮譽,為農民説話,給農村代言。是啊,我本身生於農村,長於農村,並一直深沉地熱愛着這片土地。這些年我一直謹記父親的話,圍繞“三農”和鄉村振興,提出了多條建議,而且得到了代表們的熱議,一些想法也得到了有效採納和落地。
2021年,我將再次帶着三條建議參加省人代會。一是關於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,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;二是關於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,推進城鄉基本服務均等化的建議;三是關於加強對糧食生產區生產政策扶持的建議。我希望通過自己省人大代表的身份,為農村、為農民爭取更多的關注。我一直認為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實現,農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,農村的發展和振興決定了整個國家發展的底色。
作為一名從事烏龜養殖的農民企業家,這些年我一路走來,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波折,最終取得了事業上的小成。很多朋友都誇讚,“還是你眼光好,選擇烏龜養殖這條致富路”。其實,我的心中非常明白,我之所以成功,離不開個人的努力,但更離不開強大而安寧的國家。沒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又怎會帶動烏龜銷售市場?沒有黨和國家對“三農”事業的重視,又怎會有我的事業和今天?正因為生在這樣的中國,生在這樣的盛世,才有了我的一點成績。
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遇之大變局,今日之中國正風華正茂,“十四五”規劃的藍圖徐徐展開,整個國家向着2035年遠景目標的實現邁出堅定的步伐。千年前陸游曾經寫到“位卑不敢忘憂國”,今天,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振興,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也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作為一名平凡的農村女子,農民企業家,我願意用一生為農民説話,為鄉村代言,我願意和農民兄弟們一起去追逐,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。
1月25日
作者:江蘇省人大代表,揚州畢善龜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、寶應縣子嬰河特種水產研究所所長夏晴
校對 盛媛媛
編輯 : 張麗